2014年4月,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了《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》,报告显示,目前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构成中,继肺癌之后,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消化道癌症继续名列前茅。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恶性肿瘤,欧美地区高发,然而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,值得关注。
众所周知,结肠癌风险与饮食的关系密切。调查资料表明,以高蛋白、高脂肪、少谷物、少蔬果的不合理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,结肠癌发病率较高。然而,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转变,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也有逐步西化的趋势。2004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》一文指出: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,脂肪供能比达到35%,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%的上限。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%,明显低于55-65%的合理范围。
随着研究的深入,结肠癌的发病机制不断完善,其中同型半胱氨酸在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(血同值)升高,机体甲基化、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了对DNA的破坏!西澳大利亚大学外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500多名结肠癌患者进行观察研究,发现在结肠癌患者中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,同时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相关基因(MTHFR、MTR、MTRR)突变通常也都是存在的。如果饮食中谷物、蔬果含量过低,从食物中摄取的B族维生素(叶酸、维生素B2、B6、B12等)就会明显不足,如果采用煎烤、炖煮等烹饪方法,则更加速了B族维生素的破坏,所以不少研究都表明或低叶酸体循环水平会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,真正的“元凶”实际上是同型半胱氨酸。
这样一来,单纯改变饮食结构也就显得不足。我们的建议是明确来自遗传、生活方式与环境等各类危险因素,标本兼治!一方面去除影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生活习惯;另一方面,通过添加膳食补充剂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、提高机体甲基化能力与抗氧化能力。更重要的是进行基因检测,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基因缺陷,即使真的是基因惹的祸,我们也能够通过科学的膳食补充剂干预方案,调控基因表达,达到降低血同值,减少结肠癌风险的健康目的。